2021/05/30

打造超人大腦——極速閱讀、寫作、持續進化,新手高速成長的逆襲方程式





1. 捨棄默讀
2. 學而時習之
3. 專注學習與工作有關的事
4. 看文字,不聽聲,聲音記憶易遺忘
5. 讀完立即寫下,並與人分享心得
6. 了解分享心得對象的理解程度
7. 倒推法
8. 帶薯問題從書中找答案
9. 先寫自己爽的。後寫讀者想看的,最緊要愉快地堅持下去
10. A <--> B 起點終點
11. 將負面想法寫下來,反過來即是解決問題的大網及方向、方法
12. 超支一般預留 20% - 25%
13. 超時一般預留三份之一時間作緩衝
14. 行為 = 動機 + 能力 + 契機
15. ORID
16. 第一性原理 (捨棄以往所有經驗,重新由零開始拆解問題)

察覺點:我被自己的舊習慣限制

要點:多看多寫多重組整理筆記(以Xdite的16格速讀template寫下來),書到用時就可看筆記方便取用解決方法。



2016/05/08

成長駭客行銷-引爆集客瘋潮的新實戰力 作者:萊恩 霍利得 Growth Hacker Marketing – A Primer on the Future of PR,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 Ryan Holiday

Scan
Growth Hacker 是近年Startup 浪潮下的新角色,在創業前期,小公司缺乏資金下如何打響知名度、開拓市場與市場的領頭羊競爭,成為了一個焦點。

Growth Hacker 的作用在用最小的代價、資源,將產品賣給擁擭者,繼而讓擁維者為你的產品做口碑、推薦,勝過大灑金錢賣廣告、買搜尋器關鍵字。

這幾年我一直留意大數據、SEO、Growth Hacker、社群行銷等等題目,現在終於來到它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如何在稀缺資源下,爭取生意,是個非常有趣的題目。

有些老細這一年頻頻說生意難做,但時勢變了,守舊的公司根本來不及緊握大數據引爆的商機,話說回來,為甚麼這幾年生意難做,除了因為多了規管,還有就是銀行業內的科技、培訓追不上時代,現在還有設備、電腦能不接連互聯網嗎?竟然有!我也著實嚇了一跳,從來未見過這麼落後的公司,卻妄談大數據,豈不荒謬乎?

不冒險著實是最大的冒險啊!

世界變了,老細們的腦袋可以跟著轉嗎?

我說,變革的阻礙來自高層的心魔,變革怕揹鑊,但,不變革就是坐以待斃,等候競爭對手來消滅自己,除非,公司可能轉變成其他形式,否則,我想不來為什麼不變革?

資訊科技人員必須擁抱市場、銷售的技能,方可在劇烈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Growth Hacker正是資訊科技人員下一個可以推動內部變革的角色及方向。

因為Growth Hacker不以現有的模式跟對手正面碰撞,而是巧妙地利用社群為自己的產品推銷 ,沒 有固定的方法,It’s just work! 才是金科玉律。

你可以做 A/B測試、建立忠實用戶為你推薦、從大數據中發掘新市場,不一而足,但更重要的是心態,記住:變幻才是永恆。

產品可改、行銷方法可變、沒有甚麼規限,用破壞式創新革自己的命,方為上策。

是為讀後感。

2015/12/15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這本沒有買實體書,上了Google Play買,方便在手機或平板上重溫。

初初看了幾章是覺得有趣的想法,如果褪去了名片,我對其他人來說究竟是什麼?

可圈可點的問題

我的想法是,哲學一點去想,如果我此刻死去,對認識我的人(我不說朋友,因為我不曉得什麼是朋友,朋友這兩個字用得太濫了。)的反應會是:哦,那個人死了,好可惜,RIP. That's it. 最多不過是在facebook寫兩句好話/壞話,會否被記住呢?可能會,可能不會。

天曉得

工作上,出得來行,預口左要還的

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

努力地讓自我成長成就真的人生的意義,惟盼大限將至,我亦不枉此生。

所以,這本書真的很好,它教人有系統地讓自己上升,讓事業做得更好。

誠推荐此書給所有想上位的人。

2015/12/06

您看到的就是您所信的

臨近年關,又整理一下思緒。最近,好些工作停滯不前,讓人怠倦。

發現改變他人的想法真的是困難的,日益對所學的Coaching技巧有了更深的體悟。

最難就是讓他人說出他真正所信的價值、信念。

有些人半開玩笑說:"我對人,不對事。" 輕描淡寫他的說話對他人的傷害,然後,加句:"唔係唔玩得呀嘛~"讓我很難相信他是個善良的人,這種人嘛,跟他當酒肉朋友是好的,要跟他共事,真會讓人抓狂。

把工作拖沓推託,每次都有藉口。

我放棄了,不要在這種人身上浪費時間、浪費人生,他不珍惜自己的人生和工作,作為外人,我又何必著緊?

是為記。

2015/08/30

不開會的CEO - 莊偉忠

不開會的CEO - 莊偉忠

這本書買了那兩小時內就讀完,看得非常爽快與過癮。其實看完已是一、兩個月前的事了,但我推拖了很久,現在才寫成完整的讀後感。

簡單來說,就好像我另一位欣賞的企業高層 - 關則輝先生 所言的:"有快樂的員工,才有滿意的顧客。"

簡單的道理,貫徹始終卻一點也不容易。不說公司內權鬥阻力,來自外間的激烈競爭更令公司內的CEO容易身不由己,不開會的政策,來自董事會的支持極重要,但,無論如何,莊偉忠先生絕對是有心有力的企管人。

做過零售業的人,絕對曉得顧客有時可以非常"難頂"的,只因為"顧客至上"的歪理造就不少"奧客","奧客"其實也是服務業的管理層不知輕重所寵壞的,為保商譽,經理可以對無理的顧客要求加以遷就,而不是 "是其是,非其非",豈是一句可悲可恥足以概括的呢?

莊生身體力行在感謝日幫手執貨,以身作則,方可以帶動士氣,當真,一田是請對了CEO,從前的西田死氣沉沉,我連待一會兒也會覺得悶和累,現在呢?我倒是常常追看一田有甚麼新貨品,又看看莊生領導下的一田如何再創佳績。

好刺激。

雖然莊生不Set Target,但他其實提供了員工長遠的願景,他說討厭偽管理,不過他是無招勝有招,手中無招,心中有招呀! 這不啻是一種武林高手的境界嘛~莊生要是看到這段,可會笑我痴人說武?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今日女士未必是為愛人而打扮,但我很肯定,員工遇見願意授權當責的上司,為公司付出所有自然是水到渠成的。

我真慶幸一田聘請了這麼有能有趣的CEO,為香港的零售業寫下如此傳奇的故事,我相信這些故事放在十年八載後,仍會為人津津樂道的。

完全圖解-專案管理工作術

完全圖解-專案管理工作術

這本書買很久了,一直是我的案頭小冊子,提醒我在專案工作時有甚麼地方容易被忽略。

間中總有同事跟我說,他對規劃工作計劃不感興趣,因為他強調自己"一定"能夠準時完成工作及專案,而據我的觀察卻是:很大部份的專案他都未能準時完成。更可怕的是,這種人恃著自己是專門的技術人員,不屑我作為非技術人員的意見,我除了覺得無奈,也沒有甚麼辦法了,有時自己也是情緒大的人,唯有"敬而遠之",以免我也著火了。雖說在專案工作中,溝通是必須的,但對"講唔聽"的人,真是"認真就輸了"。

工作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慢慢學會看開了,我自巍然不動,任八方風亦吹不動內心的意志就好。

努力做好眼前工作,把專案管理技巧應用於我的人生,我就無懼任何波折變動了。

專案管理,我認為有一項技巧非常受用:要徑法。

就想要達成的目標,撫心自問,此刻我們該做些甚麼事情用以達成此一目標?耗時多久?是否可細分短期作業以達成長期目標?需要其他輔助嗎?能大概獲得一個初步推算,加以執行,離成功之日總不會遠。

時間管理是專案管理的重要技巧,也是人生的重要技巧,一個能切割大任務成小任務努力執行的人,你能覺得他會失敗嗎?何況,能管好時間的人,能準時交付成果的人,誰不愛?


2014/08/19

冰淋城下(Ice Bucket Challenge)的現象,談病毒式行銷之利弊。

最近全城一片找數之聲,找咩數?原來係由美國波士頓學院前籃球選手Pete Frates發起為肌肉痿縮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簡稱ALS, 下同)患者的籌款活動名為Ice Bucket Challenge (港譯:冰淋城下),方式是挑戰者收到邀請後,可選:



一、在24小時內拿起滿桶的冰水由頭淋到腳;

二、或捐助 100美元到ALS基金會;

三、兩樣做齊。



呢幾日我個facebook 俾身邊朋友洗版,終於呢股風氣由美國傳到來香港。



我睇到在香港主要有幾個特點值得注意:



一、接受挑戰的人玩得好開心,尤其係點名其他三位挑戰者時

二、封信的形式同以前facebook上或電郵的連鎖信類似,暫時並未引起大眾反感

三、明星效應相當強大,尤其連向來低調、形象相對保守的俞琤都玩埋一份的時候

四、能夠主動在影片中提到這活動意義的名人唔算太多, 其中尤以娛樂圈名人較為明顯地略過了這段宣告

五、有名氣的挑戰者比較受大眾期望做齊淋冰水及捐錢的



冰淋城下真是一個全球化病毒式行銷的好示範,其對不同界別有值得思考的意義及利弊:



一、慈善機構搞活動可以加入連結施助者與受助者的參與感達致善款及宣傳的效果。例如:冰淋城下活動是為了幫助肌痿症的患者,而患者的腦是清醒的但卻全身不能動兼會全身冰凍,所以淋冰水就有提高施助者同理心的作用而不單純是捐錢的慈善。呢點最值得注意,因為過往無論是宣明會助養兒童、飢饉三十(受助眾在偏遠的外地,香港人感受不會太深刻)、毅行者(未必每位施助者均理解毅行的意義)、盲俠行(類同毅行者的觀感)搞了好多年都不及這次冰淋城下的議論關注及發酵程度。這次活動提供了一個新方向俾慈善團體參考如何以病毒式行銷發掘更多人(在全球各地,而不局限香港)關注某一議題,希望香港的慈善團體能從中參考。



二、名人效應提高了整個活動的高度。在美國,連被視形象古板的Bill Gates同Tim Cook都玩埋一份,自命開明好難唔 玩/被玩 埋一份。藉此可見名人的參與,捐的不只是錢還有帶動更多Fans關注受助者,名人來自不同界別可以吸引更多不同界別的追隨者,而不會只局限在娛樂圈名人,而名人亦可借機宣揚自己所屬的機構,可謂一舉兩得。君不見Bill Gates的影片大大部Surface Pro檯面,在我看來是太hard sell了,所以即使名人想挾持這個活動其實是螳臂擋車,因為社群的興起,意味著受眾會用非常嚴格的眼光去批判公眾人物一舉一動。名人參與活動最好真心專注,否則只會招來群眾更大非議。



有人話,咁樣玩是浪費食水。我承認這是最大爭議所在,但問題是,沒有這個活動是否就代表那些冰水不會被浪費?還是在這活動過程中已經提升了大眾對肌痿症的認識算不算得益,的確見仁見智。



亦有人話,咁樣玩落去反而令人遺忘了今次活動是為了幫助肌痿症患者,有可能,不過我想問唔咁樣玩的話,又有幾多以往的慈善活動被大眾深刻記住且持續關注?



我比較樂觀,相信至少大眾在一年半載都不會忘記冰淋城下呢個活動。